AR技术实现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分别是图案法、轮廓法、定位法和表层法。AR出版物一般是通过图案法实现,也就是以唯一关联识别的AR标识图片为识读符号,将多种数字媒体与出版载体进行精确关联,形成多媒体交互的一种出版物。其实现流程是智能设备通过摄像头识别图案,然后经过特征点检测、匹配等技术找到识别标识图片,以此为参考找到需要呈现的并可交互操作的音视频、3D模型等媒体,即识别AR标识图片,然后呈现交互信息。
自从2011年英国《地铁先驱》报与其他公司联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家全面增强现实的报纸”,AR技术在出版领域已应用多年,特别在教育出版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看一看科技也在多年实践中,针对数字出版、融媒体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在2016年与《洛阳晚报》合作尝试了“牡丹花会”8个AR个专版、与多个作者合作出版AR图书等。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多次颁布相关政策,推动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实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目标,尤其在2017年9月发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研发应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丰富内容呈现方式的关键技术。系列政策的发布为AR技术在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内容创新等出版领域提供了政策指引,同时也为AR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出版产业提供了无限可能。
AR出版物的现状
目前国内已经有近百家出版企业尝试进行AR出版物的生产和制作,并开始布局AR出版平台的研发和构建,但由于出版企业缺少相关专业人才和技术积累,因此在进行AR出版物的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核心技术薄弱
AR出版物研发的关键技术是开发引擎Unity和软件开发包SDK。国内公司一般是基于Unity平台二次开发后再选择不同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提供商进行AR出版物的开发。国外的SDK提供商有着丰富的开发经验,其提供的技术比较稳定,但在使用这些软件时,有一些公司在其免责声明中提出“对于本站点上的材料的使用或使用结果,公司不作正确性、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等方面的保证或任何陈述。”[3]因此在使用这些SDK时,存在一定风险。而国内的SDK公司与国外公司相比,由于缺少技术积累,在SDK性能上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2、技术服务商混杂
当前AR出版准入门槛较低,AR技术提供商鱼龙混杂的问题已成为业内共识。为了站上AR出版这个“风口”,不少从事游戏开发、视频制作的技术公司半路出家,匆忙转型,涉足AR出版行业。由于缺少AR的开发经验,没有技术沉淀,其产品的试错迭代和安全检测能力存在一定的风险,通常是为了节约成本,选择粗糙的3D模型或运用开源的SDK制作AR出版物,这就难以保证产品品质和使用安全。
3、数据安全存在风险
由于目前出版社和技术提供商绝大部分精力在于拓展自身业务,缺乏数据安全意识,对于数据的存储位置、数据管理、数据读取等技术投入欠缺,而且部分技术提供商因租用国外的SDK,其数据关联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如果国外提供SDK底层技术的厂商收回技术授权,那么国内出版社和技术服务商将承担巨大的风险。
4、技术标准不统一
技术服务公司在开发AR出版物时,有针对专门一本图书开发的APP,也有针对一系列图书开发的一套APP,其形式多样,平台互不兼容,极大影响了用户的积极性。而且不同的技术公司和出版社开发的数字资源在格式及精度方面有较大差异,由于缺少统一的质量要求,影响了数据资源的共享及相互授权使用,造成资源浪费。此外,由于数据存储的区域不同,容易造成数字内容脱离政府的监管。
AR技术与出版融合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但其在推广中依然存在很多障碍,如内容制作成本过高,设备之间无法互联互通,数据存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因此推广AR技术在出版中应用,一方面需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另一方面需要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以保障AR技术在行业应用的通用性。AR出版物标准工作刚刚起步,在标准研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原则,做到标准面向企业、面向行业、面向国际。